內科醫生:「文科生,A 小姐是一位 48 歲女士,你問診後向我匯報。」
「A小姐你好啊,我是醫學生文科生,今天是來幫你問診再匯報給內科醫生的。請問你今天來醫院是有甚麼事?」
「我尿不出來啊!」
「那是甚麼時候開始?你有看過家庭醫生嗎?」
「就上星期開始,我去看家庭醫生後他轉介我來這裡。」
在問診的同時,我發現A小姐有非常典型的庫欣症候群(Cushing Syndrome),包括月亮臉(Moon Face)、中央肥胖(Central Obesity)、近端肢體虛弱(Proximal Limbs Weakness),推測應該是長期服用類固醇所致。
「嗯,那你有沒有長期疾病?」
「有啊,我有紅斑狼瘡(SLE)。」
紅斑狼瘡是一種好發於年輕女性的自體免疫系統病,身體自己產生抗體去攻擊自己的細胞,造成長期炎症,常見徵狀包括在臉 上出現紅疹、關節炎和腎炎(Lupus Nephritis)。
「那你有這個病多久了?」
「啊,大概也有二十多年了。」
「那你在服用甚麼藥去控制?」
「我之前服用高劑量類固醇,現在已經減低劑量了,我也有用 Methotrexate(甲氨蝶呤) 和 Hydroxychloroquine( 羥氯喹),因為我同時有類風濕關節炎。」
天啊,A小姐也未免太不幸了吧,同時患有兩種自體免疫系統病。
可怕的藥物副作用
由於 A 小姐服用高劑量類固醇多年,一定要問類固醇的副作用和併發症。
「那你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白內障、青光眼、骨質疏鬆、 骨折、失眠、抑鬱症、月經失調和經常感染嗎?」
說完我馬上後悔了一下,怎會有人全部副作用都出齊?應該集中問診才對。怎料她回答只是青光眼沒有,其餘都有。右眼做了 白內障手術、十三次骨折、四次骨科手術,正服用多種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科藥物。
那時,我很想跟她說聲加油、撐到現在很不容易,但馬上意識到這廉價的鼓勵聽進病人耳中可能非常的傲慢。她大概已經聽過無數人跟她說加油,卻對於深受病況折磨的自己無實際幫助。
問完過往病史和藥物史後,醫生一般會問社交史去確認病人有沒有吸煙、飲酒、吸食毒品的習慣,以及起居飲食、生活娛樂有沒有問題、自己能否照顧自己。
「可以啊,我都自己買餸煮飯,有空就拿著這個『車仔』 (Walking Frame,輔助病人走路的工具)到處逛逛。」
這位病人未免太強大了吧?換著我有十三次骨折、白內障、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話,應該早就躲在家裡足不出戶,終日怨天尤人。
捍衛抽煙的權利
「啊,by the way我有抽煙啊,一天一包左右。」
我有好幾秒時間反應不來。甚麼?已經有十幾種不同的病,同時又服用十幾種藥,竟然還抽煙?煙的包裝上不是標註吸煙可以導致皮膚病、炎症、肺癌的嗎?為甚麼還抽煙?
或許她留意到我那不悅的臉容,正當我想跟她說抽煙對身體不好時,她搶先說:
「我知道你想說我不應該抽煙,抽煙對身體不好,這些我都聽過很多次了,但你現在覺得我的身體很好嗎?不抽煙可以令紅斑狼瘡和類風濕關節炎康復嗎?我的人生已經有很多事不受我控制,如果我連抽煙的權利都沒有的話,我的人生還剩下甚麼?」
然後,她興高采烈地向我展示她的卷煙,當下我明白不會有說服到她戒煙的可能。
在醫生的角度出發,怎樣處理病情是最重要的,但對病人來說,這未必是最優先的考慮。生病只是他們人生的一環,怎樣活出屬於他們的人生才最重要。
離開醫院的時候,我見到巴士站旁邊有幾個病人圍在一起閒聊,其中一人突然拿出打火機和煙包,就抽起煙來。正當我想跟他們說明明 已經住院了,左手還打了靜脈滴注導管,旁邊的那個叔叔還在坐輪椅, 還抽個甚麼煙的時候,突然想起 A 小姐。
或許他們已經很久沒有離開過醫院,或許靜脈滴注和坐輪椅、 出院再入院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生活習慣;或許在巴士站旁三五成群的閒聊抽煙是他們唯一令自己感受活著的方法。
望望天空,一望無際,就好像 A 小姐那寶藍色的眼睛一樣。
後記
資深內科醫生懷疑 A 小姐並非患有紅斑狼瘡,而是其他自體免疫系統的病,想向之前的醫生和化驗所查詢,但查到最後發現當 年腎組織檢查的化驗所連同標本和文件被一場大火燒毀了,而當年的主診醫生一早已移民了……